查看原文
其他

《国王的城市:查理二世与改变历史的伦敦》:国内首部英王查理二世时代的城市社会史权威译著&“查理二世三部曲”之一!

悦读名品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3-09-19


“ 

本书是唐·乔丹的“查理二世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国王的复仇》和《国王的床》),作者在英王查理二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本书以斯图亚特复辟王朝查理二世在位的25年为时间主线,起于1660年查理重返伦敦,终与1685年他的死亡,全景式展现伦敦在科技、文学、戏剧、医学、建筑、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军事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以一座城市管窥塑造现代英国的雏形!






01

本书概况


《国王的城市:查理二世与改变历史的伦敦》

原作名:The King's City: London under Charles II - A city that transformed a nation and created modern Britain

作者:〔英〕唐·乔丹

译者:杨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悦读名品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页数:374页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98.00元

丛书:新史纪丛书

ISBN:978-7-1224-0606-4


作者简介

唐·乔丹(Don Jordan),英国历史作家、编剧,曾两次在纽约电影电视节上荣获“蓝丝带奖”,并与迈克尔·沃尔什(Michael Walsh)合著了“查理二世三部曲”之《国王的复仇》(The King's Revenge)和《国王的床》(The King's Bed),还有《白色货物:在美国的英国白奴被遗忘的历史》(White Cargo: The Forgotten History of Britain's White Slaves in America)。他目前居住于伦敦。


译者简介

杨巍,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翻译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理事,先后出版译著近20部。2015年获重庆翻译学会第四次优秀翻译成果奖著作类优秀奖,并于2018年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高端论坛,获年度特别贡献奖。


内容简介

在查理二世统治时期,伦敦城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历经数年的内战和政治动荡之后,伦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科技、文学、戏剧、建筑、天文学、医学、统计学、金融、贸易、航海和造船以及政治、军事等领域的重大进步中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为现代英格兰的悄然形成铺建了道路,而这种活力又以国王为核心

【1660~1685,一个王和一座城】1660年,查理二世结束流亡生活,踏入他近20年不曾造访的都市,他的复辟点燃了这座城市各领域爆发式发展的导火索。伦敦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财富、活力和成功归功于如今耳熟能详的多位名人,包括牛顿、胡克、波义耳、约翰·韦布、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威廉·达文南特、克里斯托弗·雷恩、塞缪尔·佩皮斯和约翰·德莱顿,以及其他一些被历史忽视的人物

【漂泊归来的查理二世改变了整个王国】查理二世在位25年,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伦敦遭受了几次重大挫折:1665年的鼠疫大流行、1666年的特大火灾及第二次英荷战争惨败,都导致了明显的经济衰退。面对诸如此类的考验,查理的品性暴露无遗。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既勇敢无私,又太过自私

【沧桑之都伦敦则在其治下定义了英格兰的现代雏形】尽管国王的治理摇摆不定,但多亏了伦敦人的智慧和韧性,这座城市得以从灰烬中崛起,成为欧洲经济之都;同时塑造现代英国的许多东西也在此期间初次形成。


编辑推荐

★一座城市定义了一个国家!一段历史得以窥探塑造现代英国的最早印迹!以伦敦为缩影,走进繁荣与灾难交织、辉煌而又残酷的王政复辟时代,纵览查理二世25年统治生涯,全景式展现伦敦在科技、文学、戏剧、医学、建筑、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军事等方面的剧烈变化!揭示一个变化时代的真实风貌,一位复辟君王的施政真相,以及一众时代风云人物对现代社会的早期追寻和探索

★本书作者唐·乔丹在关于查理二世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此前的两部著作《国王的复仇》和《国王的床》均是关于查理二世的,一部讲述他如何结束流亡重掌王权,另一部讲述他在位时期的私生活。本书延续了其研究方向并加以延伸,以查理二世在位的25年为时间主线,以他1660年重返伦敦为起点,以1685年他的死亡为终点,这期间伦敦的兴衰与变化实际上是与查理二世的政权息息相关的,在透彻研究查理二世掌权期间历史的基础上讲述该时期伦敦的历史,相信是较为权威和公正的。

★本书对该时期伦敦的讲述全面翔实,结构清晰,将以这一时期分为基调不同的三个阶段。附录补充讲述了该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读者读完本书会对这段伦敦历史有非常深刻全面的认识。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既具备相当高的研究水准,同时还生动易读,非常适合大众读者了解、品读这段跌宕的历史


名家推荐

一幅描绘17世纪英格兰的精彩画卷,其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创意、新发现以及帝国开端的种种。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唐·乔丹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深入探讨了影响英格兰复兴的人物和往事。推荐给对英格兰及其王室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爱好者。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透过唐·乔丹毫不费力而又扣人心弦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后克伦威尔时代的伦敦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而迸发出活力。作者展现了全新的视角和热情,来审视时代事件和随机应变的伦敦市民。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唐·乔丹的历史作品捕捉到了查理二世在其统治期间,对伦敦贸易和文化所设计的转变。

——《自然》(Nature

王政复辟时期伦敦的残酷与辉煌,带来了无尽的魅力……这部作品表现不俗、可圈可点。

——《泰晤士报》(The Times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乐观岁月(1660~1663)

第1章  企望之城

流言四起人口普查精英圈子伦敦商人城墙之内暗涌、期待与焦虑

第2章  国王归来

《布雷达宣言》迎归“回来的星辰”

第3章  剧场开幕

半秘密剧院戏剧性奇观查令十字街

第4章  人人都有份

“快活王”淘金热新王宫皇家测量师

第5章  死对头

剧院特许状女演员剧场文化英荷贸易之争三角贸易

第6章  国王加冕

新王冠净化空气东印度公司盛典

第7章  皇家学会

“无形学院”开创性研究迎娶公主

第8章  海外探险

罪恶贸易卡罗莱纳死亡率报告《克拉伦敦法典》

第二部分  灾难岁月(1664~1667)

第9章  贸易战

惨败《英格兰财富》一场“豪赌”

第10章  科学新世界

《显微术》科学杂志

第11章  跳蚤年

一触即发蔓延“瘟疫医生”惨状穷人的疾病

第12章  战争与火灾

重回正轨革命性建筑四日海战大火之夜燃尽全城

第13章  余波

“奇迹年”重建计划新实证思想“炼金术”

第14章  明星诞生

新星问世戏剧典范

第三部分  动荡岁月(1667~1685)

第15章  海外威胁

查塔姆遇袭替罪羊“查理二世”号

第16章  新属地

“无双”号哈德逊湾贸易公司“主权公司”

第17章  法律与秩序

偷人之罪报复之罪犯罪题材一视同仁?

第18章  间谍

秘密条约女特工女性剧作家剧院“圈套”

第19章  人口和金钱交易

新股份公司“大停顿”

第20章  战争与霸权

第三次英荷战争马德拉斯港东方的诱惑报纸的力量

第21章  城市气氛

重建大教堂建造天文台女画家

第22章  咖啡战

取缔咖啡馆小黑豆的魔力贪婪的殖民者“培根叛乱”

第23章  城市生活

“大师”海军委员会音乐天才银行家放债人

第24章  阴谋与反阴谋

真假阴谋舆论反转新的内战?解散议会

第25章  不道德的潜流

克雷韦尔夫人新奇体裁作品佩奇夫人罪犯迁移

第26章  恐惧与进步

联合剧团钳制伦敦金融城最寒冷的冬天规模经济理性和经验观察的世界反对奴隶贸易

第27章  查理二世的遗产

国王去世两个世界

后记

附录一  托马斯·芒及《英格兰财富》附录二  1660年的《航海法案》附录三  罗伯特·波义耳的欲求之物附录四  关于贸易及货币利息的简评附录五  关于英格兰银行成立的注解致谢注释参考书目






02

本书引言


1660年5月29日,在30岁生日这天,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查理二世骑着马穿过伦敦桥,得意洋洋地进入一座他不怎么了解且近20年不曾造访的城市。本书正是讲述这位国王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后来会如何发展,以及他在位期间那些使伦敦成为欧洲卓越城市的风流人物的故事。虽然不敢断言,但伦敦在当时很可能已经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它不仅是王国首都,而且其长久的经济活力导致其大得不成比例。当时的资料显示,大约有十分之一的英格兰人住在这里,因此英格兰显得“头大身子小”。由于伦敦规模庞大,再加上泰晤士河谷沿线布满了卫星城,1660年的英格兰已经开始像一块“垄断大亨”图版,它倾斜着让所有硬币都落到了右下角。因此,在整个王国里,伦敦对于回归的国王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伦敦还是分散在西半球的少数几个“世界性城市”之一。富裕的伦敦人不仅拿中国瓷杯喝中国茶以及阿拉伯咖啡,喜饮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岛的萨克干白葡萄酒,在饮料和奶油葡萄酒中加入西印度群岛的蔗糖,抽弗吉尼亚烟叶,穿土耳其和印度产的绸衣,还习惯用桑给巴尔岛(Zanzibar)和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给食物调味。到了冬天,他们则用北美海狸皮制成的帽子保暖头部。所有这些奢侈品都通过英格兰商船进口;给船体做防水处理用的是波罗的海沥青,而迎风鼓起的帆——用俄罗斯麻制成的绳索吊得老高——则挂在以瑞典松木制成的桅杆及横杆上。流亡归来后,查理立即参与到城里的商业生活,特别体现在对奴隶贸易的投入和鼓励方面——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世界性城市——除伦敦之外,在某个时期还包括威尼斯、里斯本、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其规模和声誉可归功于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已久的远程贸易联系。这种贸易带来了财富,而财富又带来了权力。因此,这些城市往往成了一切国内政策的焦点,成为商品和原材料的国内市场中心,以及国家政治权力中心。有些城市,比如威尼斯,因影响力非常强,甚至可以不依附国家或政治腹地而存在;其他城市则需要跨越广阔的地域才能汲取力量。就伦敦而言,在查理二世首次骑着马穿过街道时,它早已成为英格兰的经济中心,控制着远至康沃尔郡(Cornwall)和苏格兰边境,甚至还包括爱尔兰的商品市场。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其实不可避免),则是伦敦与非洲、美洲、亚洲的贸易往来。正如同时代的观察家所看到的那样,城市致富速度与其人口增长速度不成比例。换句话说,大城市在创造财富方面要比人口较少的地区更高效。伦敦便是如此:它像一块吸引财富的磁石。到了17世纪,英格兰的经济已经依赖于首都。1660年,在伦敦生活和工作的每千人所创造的财富,远多于分散在乡下的近似人数所创造的财富。很自然地,人们对于伦敦在王国中的重要地位、伦敦的权利和自由,都带有强烈的历史观。查理是不幸的,因为他要统治一群自己几乎不了解的国民(国民对他同样一无所知);伦敦人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摊上了一位在异国长大的国王。在查理二世流亡欧洲期间,英格兰国内的“魔仆”已经从瓶子里逃脱:从政治家到最普通的民众,许多人都开始觉得即使没有国王——至少没有一位信赖(斯图亚特王朝多半如此)专制统治、认为议会不需要代表至少部分民众的国王,他们同样也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查理的父亲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被处决后,伴随着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英格兰已有11年不在君主统治之下:先是共和国,后来则是一种军事独裁政权。眼看独裁政权在相互指责和进一步的权力斗争中倒台,被处死的国王之子又被请回来“拨乱反正”。从保皇派的角度来看,“魔仆”似乎已经被收回瓶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伦敦的政治及民间圈子内,有不少人都想看看一位毫无治国经验的国王会如何应对他们的需求和愿望。1630年5月29日,查理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宫(St James’s Palace)。该宫殿由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修建,坐落于伦敦城西,那里原来是一家麻风病医院。查理二世自婴儿时期起,便由多塞特郡伯爵夫人(Countess of Dorset)——第四代多塞特郡伯爵的妻子——照顾,而伯爵则是查理之母亨丽埃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王后的宫务大臣。查理在里士满宫长大,那里地处泰晤士河上游,距离他父母的白厅宫有9英里,距离路德门(Ludgate,包围着中世纪伦敦心脏的罗马城墙的最西门)则整整10英里。在王子大概11岁时,伦敦城里流言四起,说他在母亲的萨默塞特宫(Somerset House)私人礼拜堂里参加了天主教弥撒。就此,还有人在议会提出疑问。第二年,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就君主特权、议会权威和征税权展开了权力争斗,终于导致内战爆发。整个国家分裂为忠于国王和忠于议会两派势力。于是国王开始在各郡县之间奔走,以寻求支持。后来在返回伦敦的途中,因在特南格林(Turnham Green)受阻于议会武装力量,查理一世只好把大本营设在了牛津。这意味着从12岁左右开始,查理王子就在一座与议会及全国半数人口交战的宫廷里长大,并且无法返回首都的主宫。不到3年,随着战况越来越不利于查理一世,他只好把儿子派去西南部,担任有名无实的总指挥。按照朝臣爱德华·海德(Edward Hyde)的说法,王子对商议战事毫无兴趣,更喜欢与前保姆调情。到了1645年,眼看局势已严重恶化,国王又命查理王子前往法国。在漫长的拖延后,王子于1646年3月从英格兰起航,前往母亲的住所——当时他的母亲蒙法国王室亲戚的好意而被安置在巴黎附近的一座宫殿内。没过3年,也就是1649年1月,查理一世受审并被判叛国罪。他又回到离开了7年的宫殿,然后被处决。惊闻噩耗时,查理王子正住在海牙——当然这还多亏了他的妹妹玛丽(Mary Henrietta Stuart,1631~1660,嫁给了奥兰治的威廉二世王子)的优待。两年后,查理被加冕为苏格兰国王,并率领一支苏格兰长老会军队攻入英格兰。然而,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凭借兵力优势在伍斯特(Worcester)将入侵军击溃。查理不得不像丧家之犬一样逃亡、躲藏,直至乔装改扮坐船去往法国。这一次,他在英格兰一共才待了5个星期。入侵行动既已彻底失败,查理重返王位似乎不太可能。大多数欧洲强国,包括法国在内,都承认共和国是英格兰事实上的统治势力。而连王国都没有的国王查理,则成为被孤立的人。意识到前途渺茫后,他开始沉溺于悠闲且放荡的生活。不想情势再次发生了改变。1658年,随着克伦威尔去世,其子理查德·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接替他的位置,被任命为护国主(公)。只可惜理查德毫无统治干劲及人格魅力,很快便被一群军队要员废黜。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国家接下来的方向在哪儿。一群精英政治家、贵族和主教——算得上是权力集团,为了国家利益只好又把查理给请回来。在此期间,曾在克伦威尔手下的前将军乔治·蒙克(George Monck)率领军队确保了伦敦城里的稳定,因为他代表国王将该市纳入了军事管制。后来,查理受邀回国,并开启了长达25年的令人振奋、风起云涌的统治——本书讲述的便是这段时期。看当时的情形,伦敦将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即便无法成为第一大城市)。虽说欧洲的社会结构仍是中世纪的,但在人们心目中,现代世界正在悄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伦敦这座大型贸易城市是靠清教主义发展起来的,如今受益于王权之力,它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回归国王治下,整个伦敦都期盼着局势稳定。在艺术和科学方面,伦敦还吸引了一些英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建筑艺术蓬勃发展,约翰·韦布(John Webb)等人从炎热的地中海中汲取了清冷的北方美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他既是英格兰巴洛克艺术之父,也是存世至今的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师。伦敦城里那些长期关闭的剧院又重新开放,因俏皮的活力和新奇的制作而变得更令人着迷——当然还多亏了威廉·达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这样的经理人,他自称有莎士比亚血统,因此很乐于改写莎士比亚的剧本。虽然处在17世纪男权社会的制约下,女性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包括阿芙拉·贝恩(Aphra Behn)在内的女剧作家纷纷涌现,同时出现的还有那个年代的重要艺术创新——女演员;此外,伟大的舞台艺术家如伊丽莎白·巴里(Elizabeth Barry),以及像内尔·格温(Nell Gwyn)一样因其他原因而声名不佳之人也接连涌现。随着皇家学会的成立,科学发展蒸蒸日上;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和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等会员为人类和宇宙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见解。新的音乐伴随着皇家盛大庆典和假面剧问世,甚至连死气沉沉的英格兰艺术生活也开始复兴。人们从全国各地不断涌入,而城里的船只和商人也扩大了国际贸易,靠奴隶制大发横财,并由此创造出一种新的商品贸易形式,令全世界羡慕不已。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等人还阐释了商业及财富创造的新理论,促进了现代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的形成。当然这并非一帆风顺。在查理二世的统治下,这座城市经历了一些大灾难。随着荷兰贸易的扩张,它那些包括英格兰在内的竞争对手都受到了损害。因此,到了1660年,伦敦仍在摆脱始于17世纪50年代初的萧条期。1665~1666年,该市遭受了一场叫作黑死病的瘟疫——当时通用的医疗措施经过检验,发现多有欠缺。瘟疫之后,这座历史名城的中心又在一场严重的市内火灾中被烧毁。面对诸如此类的考验,查理二世的品性暴露无遗。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比如,他既勇敢无私,又太过自私。伦敦的财富以国际商业资本主义为基础,或者说“欧洲居民都沉迷于贸易”。为使这一事业成功运作,国家就必须密切参与其中;就伦敦而言,指的便是查理二世。统治者的角色是管理、确定税收或对外贸实施关税,并且在必要时通过发动贸易战来帮助商人增加他们在全世界的买卖,从而达到增加伦敦盈利的目的。因此,位居这一“事业”最顶端的人极其重要。可惜在17世纪60年代初,这个人却不见了。这活像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笔下的利维坦(Leviathan)的肩膀上没有起引导作用的头颅。所以很容易理解,尽管大多数伦敦人在1642年曾站在议会一边反对国王,如今却又希望国王能再次发挥领导作用。接受这个角色时,查理分派到的任务对任何君主来说都算是非常棘手。想要在一本书里阐述某个时代所有的事业及创新,或是囊括一切有趣或重要的名人,都不大可能——能做的唯有尽力而为。例如,在本书中,艾萨克·牛顿也只是个较次要的人物。其原因在于,他的开创性研究是在剑桥而非伦敦完成的。再说,要想充分体现他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中共同占据的中心地位,仅他一个人就不是一本书能够讲述完成的。本书亦不可能对政治或教会生活中的波折做完全深入的探究。本书旨在揭示英国——尤其是一切都被(或者看起来被)放大了的伦敦——早期现代生活的活力。因此,如果暗示塑造现代英国的许多东西初次形成于查理二世在位期间,这并不稀奇。





03

精彩文摘

迎归事态发展很快。5月12日,蒙塔古的舰队起航,两天后便抵达荷兰的斯赫弗宁根港(Scheveningen)。一个由议会两院成员和伦敦商人阶层各种大人物组成的大型随从团队前往海牙迎接国王。国王已经从布雷达迁往海岸附近,正准备返回英格兰。商人们始终清楚自己的饭碗要依靠谁。从情感上讲,许多(甚至是绝大多数)人可能仍然对斯图亚特王朝持敌对态度,并且对教会的主教派统治(以君主为傀儡)也满怀仇恨;但从理智上讲,他们都知道权力转移的方向何在。精明人都懂,如果想让伦敦城里的生意正常运作,不受政府更迭的阻碍,那么最好采取主动。托马斯·布拉德沃思是城市商人代表的18名“委员”之一。假如查理在荷兰境内见到他们后倍感震惊,他便会装得若无其事。所有人因付出千辛万苦而会被授予爵位。5月23日,查理在弟弟詹姆斯(即詹姆斯二世,1685~1688年在位)的陪伴下登上了蒙塔古的旗舰。同一天,伦敦城里的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和爱丽丝·琼斯(Alice Jones)夫妇双双出庭,因说过“如今到了国王统治的时候,但还得忍耐一阵子”这种话而被指控为谋逆。接下来几个星期里,经常又有伦敦人出庭,因类似罪名而受到指控。其他人则兴高采烈,纷纷举着保皇党的旗子在街上游行。眼看王室随行人员已从荷兰起航,伦敦的商界精英都忙着去除共和的标志。市政厅内的共和国国徽被摘下,黄蓝相间的斯图亚特王朝纹章取而代之。在新宫院内、齐普赛街上,以及旧交易所中,常见有人肆意烧毁议会《庄严同盟与盟约》(Solemn League and Covenant)的副本。聚集于白厅宫里的侍臣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找到一尊克伦威尔半身像,拴住它的脖子在窗口晃来晃去。5月25日,国王在多佛登陆。蒙克等在那里迎接。国王一并授予蒙塔古和蒙克嘉德骑士勋章。蒙塔古当上了伯爵,而蒙克凭借着爱德华四世(1461~1470,1471~1483年在位)私生子的后人的身份(值得怀疑),竟成为王室公爵。由于在航程中扮演的角色,佩皮斯也得到了一笔钱——他一直极为看重之物。查理对于眼前热烈的欢迎场面感到十分震惊。回想1646年3月14日,他为躲避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铁甲军追捕而逃到国外时,对他脑袋的悬赏价码高达1000英镑。如今,克伦威尔的前旗舰“纳斯比”号(Naseby)已更名为“皇家查理”号(Royal Charles),载着他“凯旋归来”。在多佛上岸后,迎接他的更是喇叭巨响,礼炮齐鸣。蜂拥而至的人群聚集在悬崖底下,眼看国王(大多数人都从未见过)敏捷地跳上岸,齐声发出欢呼。一大批侍臣及显要人物争先恐后地亲吻国王那略显破旧的长袍下摆,以最谦卑的方式宣告着自己的忠诚和热爱。绝大多数人都被回报以微笑和点头。唯一例外是国王儿时的朋友、第二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George Villiers)。三年前,白金汉公爵与奥利弗·克伦威尔讲和,并且从流亡中返回英格兰。查理觉得难以原谅这种行为,所以当白金汉公爵跪拜时,他故意冷落了对方。随后,多佛市长及其他要人也纷纷发表了致敬之词,然后大队人马才悠闲地朝着伦敦方向行进——查理打算于1660年5月29日,他30岁生日这天抵达伦敦,因此他在途中停留了很长时间。仅仅6天前,由于查理亲自督促,他的亡父在坎特伯雷被追封为圣公会烈士。回到英格兰,查理的第一要务便是向父亲致敬。他在大教堂城暂住三晚,其间还收到市长献上的“一大杯厚重的黄金”。也是在这中途停留的日子里,乔治·蒙克和另外三人——南安普顿伯爵、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ce)和安东尼·阿什利·柯柏爵士(Sir Anthony Ashley Cooper)——都成为枢密院顾问。对于能将其成员或骑士同伴与君主紧密绑定到一起的秩序,斯图亚特王朝特别重视。而查理一世尤其如此,就连死在断头台上也要戴着徽章。听闻父亲的死讯后,19岁的查理二世请温斯劳斯·荷勒为父亲雕刻了一尊半身塑像。查理一世的塑像披着一件斗篷,斗篷上面别着一枚代表所在阶级的星形大徽章,十分引人注目。而这也使得这座雕像具有不凡的象征意义,暗示它是为了政治宣传而创作的。接着,一行人继续朝着首都前行。如今国王穿了件银色的紧身上衣,外面罩着一件镶金饰边的斗篷,由骑行在身后左右侧的两个弟弟陪同。他们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威尔士亲王詹姆斯,一袭白衣;另一个是欢闹的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穿着绿色绸衫,才20岁,却被爱德华·海德形容为“前途无量的王子”。海德后来回忆说:“从多佛到那儿的路上到处挤满了人……感觉好像整个王国的人都出动了一般。”而塞缪尔·佩皮斯则写道:“所有人的呐喊和喜悦实在超乎想象。”回到英格兰的第二天,在给16岁的妹妹亨利埃塔·安妮(Henrietta Anne,1644~1670)的书信中,查理也记录了自己的反应:“人群欢呼和许多事情(我不确定能否讲清楚)简直搞得我晕头转向。”他还开玩笑说,鉴于在英格兰遇到的每个人都盼着他回来,离开这么久显然是他一个人的错。与此同时,军队、民兵和欣喜的保皇党人纷纷从南部和东部地区朝布莱克西斯(Blackheath)赶去。这一大片紧靠着伦敦南边的、欧石南丛生的荒野高地一直是历史性集会现场,其中就包括14世纪的农民起义、杰克·凯德起义(Jack Cade’s Rebellion)以及15世纪的康沃尔郡叛乱等。眼下它则成了查理视察军队的集结地。该军队截止到数日前还是共和国军队——至少在名义上如此。这也将是迄今为止英格兰最大规模的示忠场面。蒙克将军用了5个月的时间来清除由共和党及其他“危险”分子组成的军队,开除了数百名宗教和政治激进者,并以保皇党人取而代之。与此同时,解散所有克伦威尔军团的微妙行动也已经开始;毕竟,其持续存在对于君主制而言永远是个威胁。国王刚一回国,便立刻让他面对成千上万久经沙场的圆颅党人,这未免太过冒险了。在前往欧石南荒野的途中,查理的随行队伍逐渐延长。但并非所有人都是纯粹在庆祝。麦考莱的《英格兰史》[History of England,全称《自詹姆斯二世即位以来的英格兰史》(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Accession of James the Second incomplete)]让我们对迎接国王的另一面有了十分清楚的了解:

到处旗帜飘扬,钟声、音乐声不断,祝福他健康的葡萄酒和麦芽酒汇流成河,只因他的回归也等同于和平、法治和自由的回归。然而,在普遍的欢乐之中,某一处却呈现出阴暗又危险的一面。在布莱克西斯,军队被调集起来欢迎君主。他面带微笑,频频鞠躬,亲切地伸出手来让一众上校和少校亲吻。可惜所有的殷勤都是徒劳。将士们的面容悲戚而又消沉;如果他们感情用事的话,这次喜庆的盛典(他们很不情愿参加)只怕会有个悲恸和血腥的结局。

麦考莱的华丽辞藻乍一看挺古怪,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基于目击者——国王的忠诚参赞爱德华·海德——的描述。由于一直留意着政治风向,海德在队列中察觉到了敌意。他以一种比麦考莱更为平淡的文风记录:那天将士们脸上的表情清楚反映出“他们参与了一场自己并不情愿参与的仪式”。

【相关书目】


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整理不易,欢迎学界友人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一、原创系列文章蒙古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生平及其国内著述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蒙古史学家丹尼斯·塞诺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美国中古罗斯与金帐汗国史学者查尔斯·哈珀林小传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一)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二)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三)《成吉思汗传:历史上最大帝国的创建者》微评与纠误!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二、蒙古史、元史、游牧民族史、中亚史、内亚史苏北海:元代金帐汗国的建立及其统治《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一部成吉思汗后裔笔下的的成吉思汗家族史学术著作!
《明代吐鲁番与“大礼议”研究》:一部研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关系的重要著作!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细读匈奴七百年 : 草原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一部世界视野下的匈奴通史新著!
《匈奴帝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匈奴帝国微型通史!
《鲜卑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鲜卑列国兴衰史!
《五胡史纲》:赵丕承先生历时30载撰写的我国首部五胡十六国专史!《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及其民族史三种
《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一部中古北方阿尔泰语诸族政治名号制度研究力著!
《统一的前夜: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一部再现中国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巨著!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探(第二编)》:唐长孺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论文专辑出版!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一部图文并茂的丝绸之路中古史权威著作!
《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法国西域考古学者莫尼克·玛雅尔的中古吐鲁番社会史著作再版!
《突厥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突厥通史!
《大辽王朝》: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契丹民族兴亡史!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
《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经济法律制度概论》:一部研究哈萨克斯坦法律的新著!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万国来朝:<职贡图>里的古代中国与世界》:一部清王朝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往来的彩绘记录著作!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第一辑)》:一部丝路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马可·波罗亲历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史》:一部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的伟大冒险的亲历与再现之作!
《从希腊到中国》:法国著名东方学家勒内·格鲁塞的东方学著作再版!
《新疆石窟艺术》:一部“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所著的系统介绍新疆石窟的通识读物!
《蒙古、安多与死城哈拉浩特》:俄国西夏学家科兹洛夫的一部研究起点著作!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俄国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一部中国边疆生物学著作!
《中国史研究历程·元代卷》:我国首部蒙元史学术研究概况综述著作!
《元上都扈从诗辑注》:国内首部元代扈从诗的系统辑注著作!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最后的抵抗》:一部蒙古帝国艰难灭亡南宋史!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三事忠告》: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政事论”&元代政治思想史的必读书目!
《宋辽金元史论》:宋辽金元史专家李涵教授的史学代表作出版!
《元文类》:元代重要的古籍与诗文总集校点本出版!
《元代文学通论》:一部元代文学研究的通观性、实证性与总结性巨著!
《元代文学散论》:元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结集&《元代文学通论》姊妹篇!
《元曲三百首》:一部任中敏、卢前二先生选编的元散曲经典读本!
《元人散曲:蒙元的新诗》:一部赏析解读元代文学的灵魂——元曲的经典通俗著作!
《元代建筑雕塑史》:国内首部元代建筑与雕塑小史!
《元代科技史》:国内首部元代科技小史!
《元代绘画艺术史》:一部图文并茂的元代绘画艺术小史!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元代卷》:一部从名画里见证元代中国的通俗作品!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文摘:《伊斯兰中国风:蒙古伊朗的艺术》内容概览!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2:“欧罗巴”的诞生》文摘:元朝时期中亚丝绸设计的本土元素及其对意大利哥特式丝绸的影响!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图像》文摘:欧洲的伊斯兰艺术:围绕着一件织物的讨论!
《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一部海洋视角下的元日关系史著作!
《岛夷志略简注》:元代汪大渊的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地理志再版!
《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噶尔哇·阿旺桑波所著的元代京藏古道及其驿站考察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一部元代地方行政体制与政区变迁史著作!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一部20世纪至今阿尔泰语系研究成果的系统综述!
《极简金代史》:一部用十个问题串联起的金代史“问题史学”著作!
《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陈庆英先生的元朝帝师八思巴传记著作修订再版!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一部基于文本的党项族源与藏传佛教研究著作!
《西藏通史(典藏版)》:首部完整全面的西藏历史通史巨著精装典藏版出版!
冉热·阿旺旦贝坚赞《西藏王统世系·水晶鉴》:班玛更珠翻译的藏文通史典籍出版!
《共同书写的历史:藏文史籍的中原历史记叙研究》:一部藏文史籍中的中原地区历史记叙专题研究著作!
《卡尔梅克史评注》:伯希和的卫拉特蒙古史遗著修订再版!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草原帝国准噶尔》:一部草原帝国卫拉特-准噶尔汗国的兴衰史!
《蒙古包建筑史:13至20世纪中叶》:国内首部全面系统的蒙古包700年发展史著作!
《蒙古包住居原型现代转译》:一部基于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蒙古包住居原型转译著作!
三、欧美史《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部中国和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潮流艺术史!《希腊史纲》:一部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所作的古希腊文明通史原典巨著!
《希腊史:从梭伦时代到公元前403年》:英国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巨著《希腊史》之精华&古希腊文明必读经典著作!
《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部赵林教授所写的古希腊文明全景巨著!
《在希腊:通往现代世界》:一部爱尔兰古典主义学者诠释现代欧洲的古希腊文明遗产的新著!
《奥古斯都大帝与罗马帝国:罗马盛世的奠基者、元首政治的创始人》:一本了解古罗马历史与奥古斯都显赫生平的优秀入门读物!
《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一部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群像重磅力作!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部罗马帝国“理想君王”尤利安的历史形象深剖著作!
《罗马—拜占庭帝国嬗变与丝绸之路:以考古发现钱币为中心》:一部丝绸之路上的罗马-拜占庭钱币考古学新著!
《地中海战争史》:东罗马帝国普罗柯比所著查士丁尼大帝时代战争的原典著作!
《维京时代与英格兰:北欧勇士征服英格兰的传奇和历史》:一部牛津大学博士解读另类“维京传奇”之著!
《贝叶挂毯里的诺曼征服》:一部基于文物视角的诺曼征服英格兰史!
《金雀花王朝1215》:一部丹·琼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英国史姊妹篇著作!《从记忆到书面记录:1066-1307年的英格兰(第三版)》:一部英格兰读写能力变化研究与社会史经典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梦游进入新世界: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出现》:意大利城市公社的诞生和发展与近代社会的萌生和转型!
《中世纪人》:从6个普通人的生活见证欧洲的中世纪社会!
《传奇之地》:一部意大利学者基于历史与考古学对传奇地域的追根溯源著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与欧洲”联合书单:你之前可能错过的4部意大利与文艺复兴新著!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哥伦布个人及其时代!
《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哥伦布的四次航行》:劳伦斯·贝尔格林“三部曲”最后一部&哥伦布与他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亨利八世》:英国都铎王朝史学者J. J. 斯卡里斯布里克笔下的亨利八世权威传记著作!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英国传记文学家利顿·斯特莱切笔下伊丽莎白女王的爱恨情仇!
《伊丽莎白二世及其时代:女王的传奇生涯和她治下的英国世相演变》: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员!
《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一部基于全球叙事下多维度剖析的西班牙帝国史集大成之作!
《英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的英国社会历史的全方位通史!
《德国史10讲》:一部日本德意志学者笔下的德意志通史!
《时间与权力》: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三帝国的德意志之路与德意志君主的抉择!
《法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独特”的法国通史!
《法国史》:一部法国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所著的法国史经典通史著作!
《法国文明史》:一部了解法国古今社会和法国民族意识的经典通史著作!
《意大利史10讲》:一部叙事明快凝练的意大利通史!《机会的捕手:安德鲁·杰克逊传》:美国首位“平民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首部中译本传记!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梳理当今世界纷乱来源,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
《规律简史:规律的族谱与规律的发现》:一部揭秘科学与社科规律的科普类专业著作!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货币价值的新争议与欧洲纸币萌芽出现!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重新审视货币与西方经济新秩序雏形诞生的时代!
《货币文化史V: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19世纪帝国时代的货币与现代社会!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现代货币多元化转型与当代社会!
《1400-1900年欧洲诸帝国的法律与地理》:一部近世欧洲诸帝国基于地理形成的帝国法律空间的政治理论著作!《更大的不列颠:帝国与世界秩序的未来(1860—1900)》:构建更大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共同体”的方案与实践的政治理论著作!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一战”的欧洲与世界历史的转折!
《中产阶层噩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一部剖析美国郊区居民对他人、市场和变革的恐惧与梦魇的契约历史著作!
《双标帝国:从独立战争到反恐战争》:一部揭示美国“双标帝国”矛盾现象背后根源的革命性著作!
《猫咪秘史:从史前时期到太空时代》:一部猫咪所著的喵星人征服世界战纪!
四、中东史

《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一公元1922年)》:国内首部西亚城市演进史!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一部对比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新作!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国内新著好书三种!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古代西亚2000年》:一部由史料、文物与博物馆藏构筑的古代西亚2000年文明史著作!
《通天塔与空中花园:古巴比伦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巴比伦人日常生活的通俗科普读物!
《通往来世的冒险之旅:古埃及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埃及人生活点点滴滴的通俗科普读物!
《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埃及学之父”商博良揭秘法老统治下的古埃及面貌的经典著作!
《古代埃及:从原初时代到波斯征服》:美国埃及学鼻祖布雷斯特德的埃及史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古代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简史(公元前550—前330年)》:一部美国东方学者所著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多方位研究著作!
《安息王朝兴衰记:帕提亚帝国简史》:国内首部伊朗帕提亚帝国史著作出版!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比利亚八百年: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部英国阿拉伯学者笔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时代史的重磅新作!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天堂的颜色 : 火药帝国时代的祖母绿》:莫卧儿、奥斯曼、萨法维三大帝国的挚爱!《伊朗恺加王朝(1796-1926)政治经济学:社会、政治、经济及外交》:一部揭秘近代伊朗经济发展谜题的伊朗政治经济学著作!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中东史》:一部美国中东史学者所著的经典中东地区通史著作最新版!
五、俄罗斯-东欧史

《古罗斯的哲学家形象》:一部11~17世纪的古罗斯的哲学、文化与历史译著!

《斯托雷平与俄国贵族》:一部20世纪初斯托雷平改革和俄国贵族转型历程的鲜见著作!

《欧亚角力场:黑海史》:查尔斯·金所著的一部东欧与黑海钦察草原历史著作!

《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一段专制君主与启蒙思想家的奇闻逸事!

六、南亚史《岛史》: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巴利文佛教编年史典籍中译本出版!
《大史》:斯里兰卡国宝级经典编年史文献典籍中译本出版!“古典语言丛书·语法系列”:拉丁语、梵语、巴利语的3种世界经典语法书英文影印版出版!《丝路重驿:印度的再发现》:南亚文化史学者孟昭毅先生印度研究的一部代表性文化著作!
七、东南亚史

《泰国佛教史》:东南亚史权威段立生教授的一部泰国史领域新作!

《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国内首部基于历史考古学的新加坡中古史著作!

八、中国史《史前中国:从智人时代到涂山会盟》:一部基于多学科前沿成果、堪比《翦商》的远古中华史著作!《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商周革命下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中国通史》:一部我国近现代史学泰斗吕思勉所著的中国史公认必读经典著作!《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一部日本中国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中国史遗稿集!《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一部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的经典上古中国史巨著!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在北美五大博物馆见证中国画征服欧美的审美史!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一部唤起读者对美食的向往的餐盘文化史!
《探古鉴今 : 社会生活史考辨札记》:一部中国市井民俗、社会文化变迁之巨著!
《隐没的皇城:北京元明皇城的建筑与生活图景》:一部元明时期北京皇城建筑面貌与生活图景的重磅力作!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从元大都(汗八里)到当世的北京城!
《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一部基于史料、考古与建筑学考察古都北京的城墙、城门、城砖的研究著作!
《重拾1860-1948: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老北京百年社会生活旧影的生动重现!
《建构“英雄”传奇:成龙研究》:全球首部“龙叔”的英雄文化研究著作!
九、美洲史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波托西 : 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一座拉丁美洲传奇银矿城市的兴衰史!索飒《把我的心染棕》:在拉美大地上,寻找土豆和玉米的“祖先”!
十、人类文明史
《分子人类学基本原理与应用》: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总结性著作!《人类起源与进化:一种系统视角的认识》:一部融汇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进化的地质学科普著作!《人类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到现代文明》:一部介绍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发展间辩证关系的大众通俗读物!《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一部彭树智老先生的基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交织的大历史观综述性著作!
《图腾艺术史》:我国著名民俗学者岑家梧先生的史前图腾艺术史著作再版!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一部立足于“欧亚世界史”叙事的世界史政治理论著作!
《企鹅全球史》:企鹅出版社传奇巨著“一部为新世纪写的新全球史”第六版全面增订!
《帝国、国际法与普遍历史》:一部全球视野下的政法文明和历史的学术随笔著作!
《帝国的重负:公元1539年至今》:一部“帝国”的政治概念与帝国发展史的政治理论著作!
《干草堆中的恐龙:进化论和进化模式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的知名著作再版!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一部图文丰茂的植物与人类文明小史!
《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你中学课本上的自然学家为你揭秘人与自然的希望!


本号目前建有  安迪肥子兀鲁思历史学游牧社群、中东史群、东欧-俄罗斯史群、南亚史群、中国中古史群(秦汉~隋唐),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微信:qiu2826938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